Rita無任何政治立場,兩張照片都是偶然在女木島照的唷~搏君一笑嚕!
女木島(以下擷取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文概要)
位於高松外海約4公里處,面積2.67平方公里,周長8.9公里,人口約170人
約80年前在女木島的鷲峰山頂發現一座洞窟,傳說就是民間故事「桃太郎」中的鬼島
爾後該洞窟被視為鬼居住的地方而成為觀光景點
所以說這裡才是真正的鬼島,大家別爭了(≧∇≦)
Rita無任何政治立場,兩張照片都是偶然在女木島照的唷~搏君一笑嚕!
女木島(以下擷取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文概要)
位於高松外海約4公里處,面積2.67平方公里,周長8.9公里,人口約170人
約80年前在女木島的鷲峰山頂發現一座洞窟,傳說就是民間故事「桃太郎」中的鬼島
爾後該洞窟被視為鬼居住的地方而成為觀光景點
所以說這裡才是真正的鬼島,大家別爭了(≧∇≦)
豐島(以下擷取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中文概要)
位於直島和小豆島中間,面積14.5平方公里,人口約1000人
在島的最南端有西日本最古老的貝塚,可知約九千年前已有人住在這裡
隨著瀨戶內海的貿易開始繁榮,當地產業以有千年歷史的石材業為主
豐島的西側曾發生產業垃圾非法棄置事件,讓垃圾問題瞬間成為日本最優先處理的環境問題
並為重新評估垃圾政策扣下板機 。現在垃圾被送往直島進行無害化處理
由於Rita和成已分別去過直島,本次藝術祭直島除2010後新增的李禹煥美術館及ANDO MUSEUM外
公共藝術大致相同,因此直島便暫不排入
實際行程有點複雜,因此部落格文章並非以一日、而是以「會場」作為劃分,共分為七篇:
宇野、小豆島(上)、小豆島(下)、豐島、高松、女木島、男木島
既然要跑這們多點,我們也事先買了夏季護照,原意是為了省錢
結果後來每到一個點(作品)就習慣性先找號碼牌蓋印章
這種「按圖索驥尋寶(作品)+集點」意外成為欣賞藝術之餘相當大的樂趣
看著護照上的章印越來越齊,還有種莫名的虛榮感(不知有沒有人跟我們一樣呢?)o(≧ω≦)o
這篇文章原本預計與藝術祭系列文的首篇「宇野」合併撰寫
先大致敘述Rita對藝術祭的情感,再開始介紹我們的首站~宇野
難得話匣子開了不知不覺越寫越多...因此決定將首篇序文獨立出來
僅對藝術祭行程、作品有興趣、誤入歧途的朋友可直接連結至☆日本趴趴走☆瀨戶內國際藝術祭(一)❤宇野
以下先簡單介紹這個活動:
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3(←可點選官網介紹或參考以下來自官網、導覽之部分擷取)
本活動以瀨戶內海諸島為舞台,舉辦生活中蘊含的文化、創新才能及感性相互競演的現代藝術祭典
會場分別於12個島嶼及兩個城市港口展出,向世界宣傳瀨戶內海島嶼和大海的魅力
並以「地域活性化」和「海之復權」為目標,結合島嶼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巡遊之旅
首次舉辦為2010年,今年2013年為第二次舉辦,活動於3/20拉開序幕
展期並於春、夏、秋三季分別舉辦
春季:3/20~4/21 夏季:7/20~9/1 秋季:10/5~11/4
以上正規的介紹完畢~接下來開始話.當.年